首页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高升本> 语文> 2020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真题试卷与答案

2020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真题试卷与答案

负责老师: 王老师

手机号码:13333709510(微信同号)

扫一扫获得纸质复习资料

试卷预览

1单选题 2分
  • A. 落魄 落枕 丢三落四
  • B. 教导 教书 教学相长
  • C. 倾倒 倒影 倒背如流
  • D. 和睦 应和 和而不同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应试指导】A项中“落魄”的“落”读“luò”,“落枕”的“落”读“lào”,“丢三落四”的“落"读“là”。B 项中“教 导”的“教”和“教学相长”的“教”读“jiao”,“教书”的“教”读“jiāo”。C项中的加点字均读“dào”。D 项中“和 睦”的“和”和“和而不同”的“和”读“hé”,“应和"的“和"读“hè”。

2单选题 2分
  • A. 震撼 铭记 悬梁刺骨
  • B. 翩跹 造旨 猝不及防
  • C. 剽悍 寒暄 鸿篇巨制
  • D. 枯躁 峭拔 离经叛道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应试指导】A项中“悬梁刺股”的“粱”应改为“梁”。B项中“造旨”的“旨”应改为“诣”。D 项中“枯躁”的 “躁”应改为“燥”。

3单选题 2分
  • A. 喜欢 反复 沉 溺
  • B. 喜欢 循环 沉浸
  • C. 欣赏 反复 沉溺
  • D. 欣赏 循环 沉浸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应试指导】从整段意思来看,第一个横线处填“喜欢”更合适;“沉溺”指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 面),不能自拔,为贬义,用在第三个横线处不合适,排除A、C 两项。故答案选B。

4单选题 2分
  • A. 虽然本剧个别细节还有些毛糙,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视剧
  • B. 他父亲是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笔下的芦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飞。
  • C. 在今年的全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们班学习委员王晓霞不负众望,一举夺魁。
  • D. 小区设计别有天地,不仅预留了大面积的绿化广场,还规划了多层次的交通网格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应试指导】D项中“别有天地”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而后半句并不是指风景,所以用在这 里不合适。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选D。

5单选题 2分
  • A. 虽然本剧个别细节还有些毛糙,但瑕不掩瑜,它仍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电视剧
  • B. 他父亲是著名画家,擅长画花鸟,笔下的芦雁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呼之欲飞。
  • C. 在今年的全市中学生作文大赛中,我们班学习委员王晓霞不负众望,一举夺魁。
  • D. 小区设计别有天地,不仅预留了大面积的绿化广场,还规划了多层次的交通网格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应试指导】D项中“别有天地”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风景等引人入胜。而后半句并不是指风景,所以用在这 里不合适。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选D。

6单选题 2分
  • A. 中秋赏月的风俗早在唐代就已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有咏月的诗句流传于世
  •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服务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基础。
  • C. 为了他们公司在竞争中获胜,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
  • D. 甘肃敦煌莫高窟的石窟建筑,很多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应试指导】C项缺主语,可以把“他们公司"移到“采取各种办法"前面。

二、阅读和作文

1 问答题 10分

河外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并不意味着我们处于“宇宙的中心”。造成无数星系四散离去 的原因,是宇宙正处在一种整体膨胀之中。这种膨胀使得所有的星系并非只是远离我们而去,而 是相互之间都在彼此分离。你到任何一个星系上去,都会看到同样的情景。这有如一只镶嵌着许 多葡萄干的面包正在不停地膨胀,那么面包中的葡萄干就会彼此分离得越来越远。
宇宙膨胀这一崭新的科学思想深深动摇了宇宙静止不变的陈旧观念,它是20 世纪科学中意 义最为深远的杰出成就之一。问题是:造成这种不可思议的超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这种膨胀究 竟始于何时?
可以想象,既然星系都在彼此四散分离,那么回溯过去,它们就必然比较靠近。如果回溯得极 为古远,那么所有的星系就会紧紧地挤在一起。也许,我们的宇宙就是从那时开始膨胀而来,也许 那就是宇宙的开端?
首先这样描绘宇宙开端的是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他设想那个极其致密的原始天体在一场 无与伦比的爆发中爆炸了,爆炸的碎片后来成了无数个星系,它们至今仍在继续向四面八方飞散 开去。因此,宇宙的膨胀,星系彼此匆匆分离,都是那个“原始原子”爆炸的直接结果。
1948 年,俄裔美国物理学家乔治 ·伽莫夫等人继承并发展了这种想法。他们计算了那次爆 炸的温度,计算了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下降得有多快,计算出应该有多少能量转化成各种基本粒 子,进而又怎样变成了各种原子等等。人们后来把最初的那次爆发称为“大爆炸”,这种宇宙起源 的学说则称为“大爆炸宇宙论”。根据种种线索推断,大爆炸发生在约138 亿年前。
如果把大爆炸当作宇宙诞生的时刻,那么今天宇宙的年龄就是约138 亿岁。不过,这里仍有 许多问题。天文学家总是根据现在观测到的宇宙膨胀来推算它已经膨胀了多久。但是,宇宙膨胀 速度是否始终保持不变呢?这就好像一位长跑运动员正以5 米/秒的速度向你跑来,有人告诉你 这位运动员已经跑了5000 米,要你猜猜他跑了多久。你也许觉得这很容易:每秒跑5 米,跑5000 米当然是用了1000 秒。但是,你很可能错了!因为,这位运动员也许一开始跑得很快,只是快到 你那里时速度才慢了下来。那样的话,他跑完这5000 米也许只需900 秒。
宇宙的膨胀也是这样。今天它的膨胀速度可能比很久以前慢了许多,那样的话,宇宙的年龄 就会比138亿岁更小。不过,有些老年恒星似乎已经有130亿岁了,宇宙的年龄当然应该比它们 更老。也许,宇宙膨胀的速度并没有减慢?
宇宙中所有的星系彼此间的引力,将会促使星系相互远离的速度逐渐减慢。问题是:这种引 力究竟有多大?它最终能不能迫使整个宇宙的膨胀完全停顿下来,甚至迫使所有的星系重新聚拢 到一起?
我们知道,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引力就越强,宇宙间物质的总引力有多大,取决于宇宙 中究竟有多少物质;也就是说,取决于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有多大。如果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非 常小,那么它们的引力就很弱,就不可能制止宇宙的膨胀;如果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非常大,那么 它们的引力就非常强,强得足以迫使宇宙的膨胀停顿下来,并进而转变为收缩。
当然,在“平均密度非常小”和“平均密度非常大”之间,总会有一条分界线,称为宇宙物质的 “临界密度”。如果宇宙物质平均密度小于临界密度,那么宇宙将永远膨胀下去;平均密度超过临 界密度,宇宙最终将会停止膨胀,并进而转变为收缩。
天文学家们至今还不清楚,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究竟是否大于临界密度。假如宇宙将来真的 从膨胀变为收缩,那么很久很久以后,在这样一个“收缩宇宙”中,一切物体最终都将无比猛烈地 撞击到一起,这被称为“大坍缩”。宇宙从开始收缩直到大坍缩,有点像把大爆炸和宇宙膨胀这部 “电影”倒过来再放一遍。
(节选自卞毓麟《拥抱群星》)
对文中有关说明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面包中的葡萄干就会彼此分离得越来越远”,比喻星系彼此分离。
B.作者以长跑运动员跑步为喻,意在说明现在宇宙膨胀的速度可能减慢了。
C.作者用“分界线”比喻宇宙物质的平均密度,说明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
D.作者以电影“回放”为喻,形象说明了宇宙收缩可视为“大爆炸”的反转。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应试指导】 由原文“当然,在‘平均密度非常小’和‘平均密度非常大’之间,总会有一条分界线,称为宇宙物质的‘临 界密度'”可知,作者用“分界线”比喻的是宇宙物质的临界密度,而不是平均密度。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选C。

本题解析:

2 问答题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C
【应试指导】 由原文第四、五自然段可知,星系是由爆炸的碎片所形成,而随着宇宙的膨胀温度不断下降,能量 转化成各种基本粒子,进而又变成了各种原子。本题为选非题,故答案选C。

本题解析:

5 问答题 10分

冬天实在太冷了。若是冬天搭乘在县城和桥头之间运营的那趟班车的话,紧紧地塞满一车的 不是人,而是外套。每个人都裹得严严实实,男人顶着沉重豪华的皮帽子,女人给大头巾缠得刀枪 不入。孩子们更是被捆扎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个个圆乎乎的,胳膊腿儿都动弹不了。拎起个孩子 往地上一扔,还会反弹回来。班车只有一辆,来一天,去一天,要想搭这辆车进城或去桥头,得算好 单双日。
班车是一辆绿色的中巴,开车的师傅五十来岁,整天笑呵呵的。要是有人在路边招手拦车,他 就一边踩刹车,一边嘴里“嘟儿……"地发出勒马的声音。他那辆破车尽管到处缠满了透明胶带, 还是四面漏风。暖气是一点儿也没有的,大家挤在一起紧坐着,每人嘴前一团白气。偏那破车又 开得死慢死慢,一摇三晃荡,似乎随时都会散架,一路上让人越坐越绝望。
不管我上车之前去得有多早,最后得到的座位总是引擎盖子。因为途中每上来一个旅客,司 机都会重新分配一下座位,谁让我年轻呢。好座位自然要让给老人了。坐在引擎盖子上最倒霉 了,因为司机是个大烟鬼,一路上抽个不停,把人熏得昏头昏脑。不过幸好是冬天,穿得很厚,倒也 不怕硬硬的引擎盖子会格屁股。
最怕的是冷。那个冷啊——冷得人一动都不敢动,觉得动弹一下都会瞬间露出破绽,让四面 围攻的寒冷逮着个空子,猛地掏空掩藏在身体最深处的温暖。四肢又沉又硬,唯一的柔软和温暖 只在胸腔里。我偎在蜂鸣器般颤抖不已的引擎盖子上,蜷着腿,尽量把身子缩成最小的一团,眼观 鼻,鼻观心,默念剩余的时间,一秒钟一秒钟地忍受。这时,眼睛一瞟,看到旁边坐着的老头身上披 的羊皮大衣垂下来一角,大喜,立刻捞过来盖在腿上。皮大衣这东西真好,又沉重又不透风,很快 上半身和下半身出现了温差。我袖着手,缩着脖子,继续默念剩余的时间。
可是,车到可可托海,那件救命大衣就要跟着老头下车了。可我还没反应过来,拽着大衣一 角,不愿意放手。那老头扯着另一头,同情地看着我。我又拽了两下,才绝望地放弃。
温暖的双腿全部暴露在冷空气中,可以听到坚硬的冷空气大口大口吸吮这温暖时发出的“吱 啦啦……”的声音。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温差立刻调了个个儿。又因为上半身已经麻木不仁,而下 半身刚刚进入寒冷中,还敏感得很,也就更痛苦了……
可可托海是新疆的寒极,据说也是中国的寒极。在八十年代有过-51℃的记录,而寻常冬天 里,三九天降到-40℃则是经常的事。
幸好只痛苦了十几分钟,马上出现了转机。车还没开出可可托海那条著名的林荫道,就有一 个女人带着几个孩子在路边等车。车门一开,涌上来一群小家伙。我眼明手快,逮着个最胖的,一 把捞过来抱在膝盖上,沉甸甸的温暖猛地严严实实罩了上来。他的母亲还拼命向我道谢。
(节选自李娟《坐班车到桥头去》) 11.第一段写乘车时的寒冷,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作用?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天冷、坐车的人多、人穿得厚实,与本段首句“冬天实在太冷了”相照应。

本题解析:

6 问答题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车破、漏风、没暖气、天冷已经让人很难熬了,偏那车开得死慢死慢,一摇三晃荡,似乎随时都会散架。所以一 路上让人越坐越绝望。

本题解析:

7 问答题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开始时很糟糕,因为没有分到好座位,只能坐在引擎盖子上,司机又一路抽烟,被熏得昏头昏脑。等发现旁边 坐着的老头身上披的羊皮大衣垂下来一角,又大喜,立刻捞过来盖在腿上;车到可可托海,羊皮大衣跟着老头 下车了,寒冷又再次袭来,感到很痛苦。十几分钟后,像抓到救命稻草般将新上车的一个胖小孩抱在膝盖上, 自己也因此暖和了一些,心情也好转了。

本题解析:

8 问答题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乐观开朗、关爱老人等。

本题解析:

10 文言文阅读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第一次:饥荒和疫病都会消失,少数民族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本题解析:

11 文言文阅读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晋平公觉得叔向说得很对,并加罪于非议国吏的人。

本题解析:

12 文言文阅读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在外乡的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本题解析:

13 文言文阅读 10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不矛盾,诗人想与客人说话,但由于年纪已大,更容易被感动到流泪,所以便有了“挑灯夜语”与“休更说”。

本题解析:

客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