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高升本> 语文>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起点语文全真模拟(二)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起点语文全真模拟(二)

负责老师: 王老师

手机号码:13333709510(微信同号)

扫一扫获得纸质复习资料

试卷预览

1单选题 2分
  • A. 酝酿 踉跄 银铛入狱 琳琅满目
  • B. 缥缈 漂白 瓢泼大雨 膘肥体壮
  • C. 悲怆 呛人 苍白无力 沧海桑田
  • D. 暴跌 曝光 暴风骤雨 一曝十寒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答案】B 【应试指导】B项四个加点字读音分别是“piāo”“piào”“piao”“biāo”。

2单选题 2分
  • A. 影牒 亟待 一蹶不振 繁文缛节
  • B. 弛名 赈灾 姗姗来迟 萍水相逢
  • C. 先驱 伎俩 入不敷出 凤毛鳞角
  • D. 凋敝 氤氲 生死攸关 蔚然成风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答案】D 【应试指导】A项中“影牒”的正确写法是“影碟”;B项中“弛名”的正确写法是“驰名”;C项中“凤毛鳞角”的正 确写法是“凤毛麟角”。

3单选题 2分
  • A. 受权 启用 扶养
  • B. 授权 起 用 扶 养
  • C. 受 权 起 用 抚 养
  • D. 授权 启 用 抚 养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答案】B 【应试指导】 “受权”指接受委托有权力做某事;“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启用”指开始 使用;“起用”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或指提拔使用。“扶养”指养活;“抚养”指爱护并教养。根据句 子意思和解释,应选B 项。

4单选题 2分
  • A. 他当了两年的局长,却没有干过一件实事,这次被免职实在是众望所归。
  • B. 两位阔别多年的老朋友在一条小巷不期而遇,又是拥抱,又是问好,别提多高兴了。
  • C. 这次商品博览会聚集了全国各样的新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
  • D. 会议开始比较沉闷,多亏张教授抛砖引玉的一番话,才使大家发言积极起来。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答案】B 【应试指导】 “众望所归”指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用在这里不合适。“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 富,不能形容商品多样。“抛砖引玉”是自谦用词,不能用于说别人。

5单选题 2分
  • A. 在这茫茫沙漠中,巨人也仿佛变成了侏儒,在这茫茫沙漠中前行,侏儒也仿佛变成了巨人。
  • B. 我们写文章要做到内容充实,言之有物,关键在于积累起主要作用。
  • C. 我们上天下地谈着,有时是很可笑的话,有时是激动的话,有时是随意取笑,有时是激烈争辩。
  • D. 中国历史上的浪漫主义者都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爱好漂泊的天性,虽然物质生活困苦,但情 感却很丰富。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答案】B 【应试指导】 结构混乱,可删去“,关键在于积累起主要作用”。

6单选题 2分
  • A. ②④①③
  • B. ②①④③
  • C. ①④②③
  • D. ①②④③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答案】C 【应试指导】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连贯。根据“在酸性溶液中呈现红色,在碱性溶液中变为蓝色,处于中性环 境中则是紫色”,可知第一空讲的是花瓣变色的现象,所以选①。④中的“更”字说明意思更进一层,应该作为第 二句的首空,从意思上来说,②承接了④的语意,引起下文,所以第三空选②。最后一空揭示花瓣随时间变化颜 色的奥秘,所以选③。

1 现代文阅读 6分

不管我们怎样做,都不能看到事物现在的样子。光从一个物体运行到我们的眼睛需要时间,所 以我们总是看到事物在过去的样子,而永远不能看到它们现在的样子。在通常的情况下,这实在不 重要。如果你看到一位朋友穿过马路,你正在看的是一亿分之一秒之前的他,因而也可以说是现 在。然而,一旦你的视线离开地球开始转移到天体上,这种情况则更令人关注。光从月球到达我 们这里需要1.25 秒,所以只要我们逗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月球总是它在 1.25秒前的样子。
光从太阳到达我们这里需要8分钟,所以我们始终看到8分钟以前的太阳。假如某种不可思 议的破坏突然消灭了太阳的话,我们对此则保持在幸福的无知中一会儿,且继续沐浴在阳光里,因 而仍然意识到太阳的存在,似乎它未被触动。最后的阳光到达我们这里足足需要8 分钟,只有在 此以后我们便会陷入黑暗中,从而得知太阳已经消失了。
对恒星来说,情况更极端得多。光经过1年传播的距离为一光年,而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 星则是4.3 光年远。即光从半人马座α星抵达我们的眼睛需时4.3 年,因而我们总是看见它在 4.3年以前的样子。你也许会认为事情不至于这样,因为半人马座α星很可能在4.3 年以前同现 在几乎完全一样。不错,恒星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其他天体更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8.8 年前 的天狼星和40 年前的大角星。
现在我们能观测到离我们数千万光年,甚至几十亿光年的星系。当我们达到如此遥远的距离 时,我们正在观看如此遥远的过去,以至于连在像恒星和星系那样长寿的天体里,确实都有过时机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正设法观测它们处于比较年轻时的样子。令人遗憾的是,天体越远,当我 们观察它时,我们探测到的它的过去越远,它也越暗,因而我们所能见到的也越粗略,即使最大的
星系也只不过表现为极其微小的辐射体。
7.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事物现在的样子”是指事物与观察者同时的状态
B. “通常的情况”,在这里是指人类的日常生活
C.作者认为,我们根本不可能看到事物现在的样子
D.作者认为,月光映照到地球上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D
【应试指导】D项说法错误,并没有说月光映照到地球上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根据原文“光从月球到达我们这里需要1.25秒,所以只要我们逗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月球总是它在1.25秒前的样子”,所以还是有时间 差的,不应忽略。

本题解析:

2 现代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B
【应试指导】 “幸福的无知”指的是如果太阳毁灭,地球上的人要过8 分钟才知道,这不知道的8 分钟人们还享 受着有太阳的幸福。“可悲”与原文本意不符。

本题解析:

3 现代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B
【应试指导】 根据文中的意思,“情况更极端得多”是指其他恒星距离更远。“光经过1 年传播的距离为一光年, 而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星则是4.3光年远,即光从半人马座α星抵达我们的眼睛需时4.3 年”,而其他的恒 星距离更远。

本题解析:

4 现代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A
【应试指导】 CD两项中“天体越远”,不是说越呈现出衰老的状态和越表明其质量在变小,这种说法在文中也 并未显现。根据原文只能说“我们探测到的它的过去越远,它也越暗,我们所能见到的也就越粗略,即使最大 的星系也只不过表现为极其微小的辐射体”。B项说法在文中也未体现。

本题解析:

5 现代文阅读 6分

①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所以少时在小镇的路上 遇见生人,我会有微微的紧张感。人在那里是少数族类,而动植物却是多数族类。
②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一个人在幽深的林中穿行,很少怕过。因为 林中枝叶“寒窣—— ”摇动,窜出来的不是愣头愣脑的孢子,就是炫耀其美丽尾巴的松鼠。我春天 去山里采野菜,将采回的分类,人爱吃的先拿出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吃,其余的则给猪当餐后的点 心。猪非常喜欢享用野菜,它吃起来摇着比耗子长不了多少的小尾巴,“嗯嗯"叫着,很感恩的样们观察它时,我们探测到的它的过去越远,它也越暗,因而我们所能见到的也越粗略,即使最大的
星系也只不过表现为极其微小的辐射体。
7.下面对第一段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事物现在的样子”是指事物与观察者同时的状态
B. “通常的情况”,在这里是指人类的日常生活
C.作者认为,我们根本不可能看到事物现在的样子
D.作者认为,月光映照到地球上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
8.下面对第二段中“幸福的无知”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种无知的幸福
B.这是一种可悲的无知
C. “幸福”指享受阳光
D. “无知”指不知太阳毁灭
9.下面对第三段“情况更极端得多”一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是指观测恒星更加困难
B.是指其他恒星距离更远
C.是指恒星变化非常缓慢
D.是指恒星的种类非常多
10.下面对第四段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遥远的距离”意味着“遥远的过去”
B. “遥远的距离”造成“巨大的变化”
C. “天体越远”,就越呈现出衰老的状态
D. “天体越远”,就越表明其质量在变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0分)


得分 评卷人

小说的丛林
迟子建
①我在大兴安岭长大,是个典型的“林中女孩”。因为那里地广人稀,所以少时在小镇的路上 遇见生人,我会有微微的紧张感。人在那里是少数族类,而动植物却是多数族类。
②我熟悉林中的树木花草,溪流河谷,野猫野兔。一个人在幽深的林中穿行,很少怕过。因为 林中枝叶“寒窣—— ”摇动,窜出来的不是愣头愣脑的孢子,就是炫耀其美丽尾巴的松鼠。我春天 去山里采野菜,将采回的分类,人爱吃的先拿出来,用开水焯了蘸酱吃,其余的则给猪当餐后的点 心。猪非常喜欢享用野菜,它吃起来摇着比耗子长不了多少的小尾巴,“嗯嗯"叫着,很感恩的样
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高起点语文全真模拟(二)和参考答案及解析(共8页)第3页


子,这时我就有一种满足感。夏天时我们去河边洗衣服刷鞋子,常常是把洗好的衣服晾在草丛或 柳树丛上,就去林中采野果吃去了。都柿、草莓、水葡萄、马林果,红的紫的,熟的不熟的,全往嘴里 填,浆果在此时成了最好的口红。到了秋天,大人孩子都爱往林中钻,我们在五彩的落叶中采榛 子、蘑菇,把它们晒干了,冬天就有“好嚼儿”了。不要以为到了冬天,林中就没有美味,扒拉开向 阳山坡的积雪,可找到未被采摘的红豆,雪中的红豆味道极好,酸甜,有点淡淡的酒味。还有,你可 以划开桦树皮,舔舐桦树皮里清香微甜的汁液。守着大山,对贪吃的我来说,就是守着一个零食 铺,嘴上是亏不着的了。
③童年时我还喜欢去山里采野花。百合、芍药、绣线菊、马莲花、忘忧草,姹紫嫣红地走进我们 家,我们也不讲究养花的容器,酒瓶、罐头瓶、咸菜坛、猪食槽,都可栽花,它们在暗淡的屋子里,照 亮我们的梦。这些体验,在我写作以后,都进入了我的小说世界。
④有了丛林的动植物,当然就有活动在其中的人。那些人大概是为了宣示自己作为生命的强 大存在吧,喜欢大声说话。又因为寒冷的缘故吧,喜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这些人物的特征,在我 的小说中都有所表现。我首先熟悉的是家中的人,父母、姐弟、姥姥、姥爷、爷爷、叔叔、姨舅,在我 爱上小说以后,他们以不同方式,隐身而入,也许只是一声叹息,或是一个背影。除了亲人,我还熟 悉了邻居、小镇的人和小镇以外的人,他们更是为我塑造人物提供了最真实生动的原型。
⑤当然还有那些可爱的动物,比如通人性的狗、隐忍的牛、苦役犯似的马、永远被戏耍的猴子 美丽的鸭子、坚韧的驯鹿、铺天盖地的麻雀、像守夜人一样的乌鸦以及千姿百态的鱼。它们在多年 后潜入我的小说,这些动物不会说话,但我在与它们相处的过程中,听懂了它们心底的话,看得见 它们的眼泪,所以它们在我小说中留下了“话语”。
⑥不能忘怀的,还有园田的果蔬,那带着妖娆花纹的豆角,红彤形的西红柿,紫莹莹的茄子,碧 绿的菠菜和生菜,金灿灿的玉米,多汁的角瓜,甘甜的倭瓜,还有绕着它们飞舞的蜜蜂、蝴蝶和蜻 蜓。那些果蔬装点餐桌的同时,也装点我儿时的梦。更有那埋藏在土里的萝卜和土豆,这秋收的 主角,是地窖的常客,有了它们,一个冬天就不愁蔬菜了。
⑦不要以为我们的生活总是阳光灿烂,它依然有着浓重的寒霜和阴影。有令人痛苦的疾病 有面对灾荒的无奈,有亲人离世的悲伤,有遭遇人生变故的苍凉。厌倦、羞辱、恐惧,这些人生的负 面情绪,就像漫天风雪一样,从来都不曾远离我们。宁静的炊烟下,一个人死去了,他躺在红棺材 里,去山上的墓园了;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在缺医少药的小镇,一场痢疾就要了他的命;一个男人 去采山,被熊袭击,落下终生的残疾;一个伐木工在作业时被大树砸倒,使他的妻子成为寡妇。还 有动物们所遭遇的不幸,瘟疫能让一群鸡一夜之间死亡,能让一条忠诚的看家狗永远闭了嘴巴 这样的故事,也都是我少年时代所经历的,所以我作品的“温暖”,总是与痛交织,有着苍凉的底色
⑧善良与丑恶,纯洁与污秽,不是人性天空的两极,它们常常相伴相绕。就像环绕我们生活 的,既有山间清澈的溪流,也有居民区纵横的污水沟。写出人性的复杂性,才是写出了世界。从这 个意义上说,小说永远有可开掘的空间。
⑨从现实的丛林穿行到小说的丛林,我拥有了另一种生活——面向心灵的生活。对我来说 它比现实生活更广阔,也更具诱惑性。在虚构的世界中,我的呼吸更顺畅,更自由和奔放。作家因 生长地不同,经历不同,艺术气质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小说丛林。小说的丛林在想象的世界中, 可以无限大。一个作家能走多远,就看他自己在艺术上的造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很重要,没有对一种文体始终如一的爱、孜孜以求的探索,以及不怕失败的实践精神,再炫目的想法都是 空谈。
⑩每一个将艺术奉为至高神灵的作家,在小说的丛林穿行,都必须踏出独属于自己的路,才能 开辟新天地。懂得自省、苦修、仰望,你终将拥有“不干的活泉,永流的江河”(考门夫人在《荒漠甘 泉》中所言)。这样的文学之旅,也是一颗凡心得到升华,在泥泞的跋涉中洞见彩虹的最美岁月。
(选自2017 年第1期《中国文学批评》) 11.阅读文章第②段,分析“零食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6分 )
答: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山比作一个取之不尽的零食铺,形象生动地说明大山一年四季的丰富物产养育
了“我”。

本题解析:

6 现代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①多角度、生动地再现了“我”少年时期的生活。②表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小说创作的源泉和宝库。

本题解析:

7 现代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①带有作者生活经历的影子。②体现出作者心灵的思考和人生的感悟。③广大,永远有可以开掘的空间。

本题解析:

8 现代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示例:读余华的《活着》。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一个不幸家庭所有的不幸压在一个孤独的老人身上,他依然坚强 地活着。生活,总有不期而遇的灾难,总有无法预测的难关,总有遗憾与痛苦,但仍像一片沉寂的土地,需要我 们去开发、耕种,让我们满怀希望地“活着”。

本题解析:

10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翻译:岔路之中又有岔啊,我不知道(羊)往哪儿跑了,所以回来了。/弟子感到很奇怪,问:“羊,是不值钱的家 畜,又不是您的,而您不说不笑的,为什么呢?”
原因:杨子陷入了深深的哲学思考之中。他感到世间万事莫不有歧路,莫不使人迷茫,这令他“戚然”,令他“不 言”“不笑”。而他的门人以为他是在替邻居为没有追回来羊而惋惜,不能理解他的思想境界,他认为与门人没
有交流的基础,所以没有回答门人的提问。(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11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成语:歧路亡羊。
(2)这一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意思对即可,答不对成语不给分)

本题解析:

12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1)诗人仿佛与南风约定好,让它忙了一个早晨,驱散云雨,使天地清凉;江水和麦子仿佛善解人意,有意向人
们展示它们的碧绿和金黄。(意思相近即可)
(2)流露出诗人关心农事、盼望丰收的喜悦心情。(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13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诗的尾联是从拟想对方(邻翁)思念自己的角度来写的,表现了诗人思乡的情怀。

本题解析:

客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