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人高考 > 高升本> 语文> 2018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真题试卷与答案

2018年成人高考高升专《语文》真题试卷与答案

负责老师: 王老师

手机号码:13333709510(微信同号)

扫一扫获得纸质复习资料

试卷预览

1单选题 2分
  • A. 拙笨 黜免 咄咄逼人
  • B. 蕴藏 瘟疫 不 温 不 火
  • C. 臭氧 铜臭 乳臭未干
  • D. 渎职 案牍 买椟还珠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答案】A 【应试指导】A项中“拙笨”的“拙”读“zhuo”,“黜免”的“黜”读“chu”,“咄咄逼人"的“咄”读"duō”;B项中 “蕴藏”的“蕴”读“yun”,“瘟疫”的“瘟”读“wēn”,“不温不火”的“温”读“wēn”;C项中“臭氧"的“臭”读 “chou”,“铜臭”的“臭”读“xiu”。“乳臭未干”的“臭”读“xiu";D项中“渎职”的“渎”读“du”,“案牍”的“牍"读 “du”,“买椟还珠”的“椟”读“dú”。

2单选题 2分
  • A. 绵密 幅射 不付众望
  • B. 砥励 藐视 一愁莫展
  • C. 凭据 挑畔 赏心悦目
  • D. 贻误 履历 闻名遐迩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答案】D 【应试指导】 A 项中“幅射”的“幅”应改为“辐”,“不付众望”的“付”应改为“负”。B项中“砥励”的“励”应改 为“砺”,“一愁莫展”的“愁”应改为“筹”。C项中“挑畔”的“畔”应改为“衅”。

3单选题 2分
  • A. 体验 布局 先机
  • B. 布局 体验 先机
  • C. 布局 先机 体验
  • D. 先机 体验 布局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答案】B 【应试指导】 第二个横线处应该是“体验”,故排除A、C 两项,第三个横线处“抢占”和“先机”搭配,故答案选B。

4单选题 2分
  • A. 虽然工作难度很大,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实现年度目标。
  • B. 目前,我国击剑运动的发展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后备力量的培养刻不容缓。
  • C. 商业活动要讲诚信,商家一旦答应客户全额退款,就应该一言九鼎,不能反悔。
  • D.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充电站点,就能够有条不紊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答案】C 【应试指导】 “一言九鼎”指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而 C 项说的是信 守承诺,可以改为“一诺千金”。

5单选题 2分
  • A. 这次机械工业成就展览分导言、起步、发展、曲折、成就、期待等六部分组成,有极好的社会宣 传效应。
  • B. 市图书馆发布公告说,在启用全新的透视全息图像防伪阅览证后,之前办理的阅览证仍然可 以使用。
  • C. 这些运动员心里清楚,本场比赛的输赢不仅关乎自己所在俱乐部的荣誉,也将影响个人的职 业前景。
  • D. 今年暑期档电影类型多样,题材广泛,颇受欢迎,一些年轻导演的作品也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收入。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答案】A 【应试指导】A 项中“分……六部分组成”搭配不当,可以改为“分……六部分”或“由……六部分组成”。

6单选题 2分
  • A. ④①③②⑤
  • B. ②⑤①④③
  • C. ③④①②⑤
  • D. ③②⑤④①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答案】D 【应试指导】 ④①连在一起表示转折不能分开,故排除B 项,画横线的第三处末尾是句号,可排除A 项。③句讲 “文化”,②句讲“历史”,⑤句讲“文化和历史”,所以这三句应该按照③②⑤的顺序排列,且中间不能插入其他 成分,故答案选D。

1 问答题 6分

面对一棵大树,人们经常会赞美阳光下勤勤恳恳的绿叶,它们是充满工作热情的榜样;也会大 力讴歌居于地下默默无闻的树根,那可是无私奉献的楷模。可是很少有人会去深究:根吸收的水 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是如何被送上枝头的?绿叶做成的“面包”又是如何完成对根的能量补给 的?其实,在它们之间有一道有序有效的“桥梁”,这就是维管束。
说到维管束,先要说绿色植物的发展和进化。如果绿色植物一直生活在水中的话,那么几乎 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就谈不上谁给谁提供什么,自然也就不需要什么运输通道。 然而,植物要走上陆地,要争取更多的空间,就不能总趴在地上。为了地上部分不至于离开水而死 亡,一些细胞开始扮演专职交通员的角色。最原始的细胞,连成了管道,管道聚合成了管道束,一 条运输养分的高速公路就此修建了起来,这就是维管束。最先在陆地上站稳脚跟的,正是率先装 备了维管束系统的蕨类植物。它们在陆地环境中超越了苔藓,取得领先地位,并不断被继承、发展 和优化。
维管束表现植物智慧的地方在于,它们不光是架设了运输桥梁,还对桥梁用途进行了划分,包 含着植物进化中对提高运输效率的考量。根据维管束自身构造及其运输功能的差别,维管束又可 以分为木质部和韧皮部。一般来说,木质部居于树干中心,由管胞或者导管连接而成,负责运输水 分和矿物质。俗话说,“树活一层皮”,韧皮部就处在这树皮中,负责从上到下运输蔗糖等碳水化 合物。除了运输物品有别之外,木质部和韧皮部还有一个关键的区别,就是成熟的木质部细胞都 是死的,而成熟韧皮部的筛管细胞都是活的。并且由于筛管运输的是大分子有机物,所以在精简 了细胞结构、增强了透性的筛管细胞中还有一种被称为“伴胞”的小细胞,负责提供支援。要维持正常的运输工作,维管束自身也需要营养供应,所以在维管束之间还间杂分布着“一片 片”薄壁组织,从木材的横切面上可以看到从树心到树皮的一条条放射状的纹路,就是它们了。根 据它们的形状,人们称其为木射线,不要小看这些木射线,正是它们的存在,树干木质部的水分才 能供应给韧皮部,而后者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通过这些“桥间之桥”传递给前者的;也正是因为有这 样一些“小桥”存在,才使得树木的腰围可以持续不断变粗。
和现实生活中的桥梁一样,维管束也有使用年限,并且寿命通常都很短。对于草本植物来说, 维管束跟植物体共生共灭。就算是像苹果树这样的木本植物,木质部导管的使用年限也不长,通 常是1~2 年,韧皮部筛管的年限也超不过2 年。这样看来,生长数十年甚至上千年的大树,废弃 的维管束不在少数,但它们还能茁壮成长。这主要是因为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中间还存在专门制造 维管束的细胞,一般来说,它们可以同时向内形成木质部导管,向外形成韧皮部筛管。只要这个形 成层存在,就会不断制造出韧皮部和木质部,从而使树木生命延续下去。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 与其说是树活一层皮,还不如说树活一套维管束。
7.下列有关“维管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不像树叶和树根那样为人所见,维管束虽然在植物生长中发挥着大作用,却很少有人关 注和赞美。
B.在高等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维管束输送着水分和氮、磷、钾等矿物质,还要完成对根的能 量输送。
C.在水生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中,由于所有的细胞都可以与环境亲密接触,维管束的作用就被环 境抑制了。
D.绿色植物自身的发展和进化表明,在植物从水中到陆地的进化过程中,维管束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C
【应试指导】根据原文第二段内容,水生植物并没有维管束,维管束是植物在由水中向陆地的进化过程中产生 的。故C 项错误。

本题解析:

4 问答题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答案】B
【应试指导】A、C两项涵盖的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面包”是绿叶做成的,不是维管束,所以D 项 错误。故选B。

本题解析:

5 问答题 6分

村庄的骨骼
故乡多石头。
嶙峋的岩石,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半隐半现的青石、红沙石,一一交给村庄去记忆,交给微风去 垂询。我想,远古时期,故乡应该是一片海洋吧?透过石头的纹理,我能触摸到一种来自大海的力 量和温度。
石头是村庄的骨骼。有了石头,村庄矗立得很硬气。与庄稼、树木一样,石头也是乡亲们生活 中的重要元素。他们的院子用石头砌出低矮的围墙,吃饭用的桌凳是用一块石板和几只方石随意 垒就的,牛、猪、鸡等牲畜的草棚,用的也是石头底基。乡亲们都把石头当成了自家兄弟,而不仅仅 是一件件器具。
石头呢,往往知恩图报,用它们的硬度和灵性点数着乡亲们的悲欢。有时候,你生气了,不妨 就拿山路上的石子出气。你伸出脚,狠狠一踢,石子咕噜噜跑出很远,回头哀怜而调皮地看你,你 的心怦然一动,会“噗”地笑出声来。再有,一只鸡,或者羊,不听话了,你捡起一块石头,“嗖”的一 声扔出去。半空中,石头忽然动了恻隐之心,就悄悄偏离了要惩罚的目标。当然,你不会责怪石头 的自作主张,反而感谢石头及时领悟了你的仁慈。
父亲与石头的感情很深。父亲平生有两大愿望:除了供我们兄妹几个读书外,那就是要用 石头造一座坚固的房子。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多余的钱没几个,但力气是不惜的 父亲选好了一块朝阳的坡地,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沿着高点直直地切下,清理出一片平整的地 基。可以预料的是,土层中潜伏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石群与父亲的徒手之间将会有一场艰苦卓绝 的战争,但我感到父亲似乎没有任何的犹豫和退缩。很多时候,父亲都是早早地出工,干到很 晚才回来。父亲带回一身的冷气,手也被石头磨出了一道道的血痕,可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满 足的笑容。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父亲与石头的对话终于结束了。五年还是八年?我至今仍无法 回想清楚这个重要的时段。因为在父亲孤军奋战的时候,我们这些不肖子女们正在山那边的教 室里虚度光阴呢。但有一点我是知道的,就是那些堆积如山的材石,每一块都是父亲血汗相濡 的兄弟。
最终,这些石头们互相咬合着,心甘情愿地为父亲搭集成冬暖夏凉的石屋,成为父亲朝夕相守 的朋友。
父亲是在一块石头上坐着乘凉时离世的。那是夏天的一个傍晚,天气很闷热,山边的火烧云 燃放得很绚烂。父亲光着膀子,肩头搭一条旧毛巾,虽然肋骨嶙峋,但仍硬朗得如一块花岗岩。然


而,父亲却像大山一样倒下了,年仅68 岁。父亲过世后,哥哥特意在他的墓道里放进一块石板。 是让父亲歇脚用的吧?哥哥非常了解父亲对石头的感情。
父亲故去十年了,石屋早已长满了青苔。哥哥想把石屋卖掉,把母亲接到城里住。谁知母亲 说啥也不同意。她说, 守着老屋,就是守着一份念想,她哪儿也不想去。哥哥拗不过,只好随她。
母亲的床头放着一块扁圆形的鹅卵石,是父亲从山里捡回来,送给她磨手上的老茧的。30 多 年了,母亲一直没舍得扔。如今,这块鹅卵石晶亮光滑,已经像玉一样温润了。
文章第三、四段是怎样描写故乡石头与乡亲们的情感的?(6分)
答: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用了拟人手法,将石头比拟为村庄的骨骼,有了它,村庄矗立得很硬气,它的作用很多,村民的生活起居离不开 它。(3分)石头能与村民和谐相处,村民对石头有很深的感情。(3分 )

本题解析:

6 问答题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6分)
父亲徒手经过数年流血流汗的艰苦劳动才用石头建造了一座房子,表现出父亲平凡中的伟大。(3分)“我"感 叹于父亲的付出,被父亲执着、吃苦耐劳、愚公移山的精神所感动。(3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7 问答题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表达对父亲突然离世的惋惜之情,(3分)父亲劳碌一生,也表达作者对未能回报父亲的养育之恩、未能尽孝的 悔恨之情。(3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8 问答题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母亲所说的“念想”就是对父亲的思念。(4分)石屋是父亲一手建造起来的,倾注了父亲太多的心血。守着石 屋,仿佛就是守着父亲,表现母亲对父亲的深深思念。(3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10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异史氏曰”的一段文字是蒲松龄对故事所作的评论,(2分)这也是笔记小说常用的一种形式,通过评语直接 表达自己的观点。(3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11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却以为别人不会知道,企图掩饰,蒙混过关,最终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6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12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前两句写景,极言塞外荒凉、空旷的景致,给人以苍凉之感。(4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13 文言文阅读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后两句写了守边将士不畏艰苦、不怕牺牲,立誓破敌的斗志和他们的必胜信心。(3分)表明边塞将士誓死杀敌
的英雄气概。(2分 )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14 作文 6分
查看答案
开始做题

正确答案: 作文评分说明
作文评分量表
等级 项 目 一等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内 容 要求 中心突出,构思 精巧,内容充实 中心明确,内容 具体 中心较明确,内 容较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明确,内 容空洞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结 构 要求 严谨,自然 清晰,完整 基本完整, 比较有条理 不 完 整 , 条理不清楚 结构混乱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语 言 要求 简明,流畅,有文采 贴切,流畅 通顺,有少量语病 基本通顺,语病较多 语言不通
分值 20~17 16~12 11~8 7~4 3~1
[说明]
①评分时依据上表分项分等给分。
②文不对题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项给分,给1~6 分的综合分。
③内容得分为四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一等的分数;内容得分为五等的文章,其语言、结构均不能给 二等以上的分数。
④字数不足600的,每少30 字扣1分;字迹潦草、有错别字、有标点错误的,酌情扣1~5 分。
⑤内容有严重问题的,提交阅卷领导小组处理。

本题解析:

客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