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登陆      新生报名      

联系方式

       手机号:13755036790
        QQ:258204545在线咨询
        QQ:912103892在线咨询
        欢迎来电咨询!

       湘潭大学成考资讯  13755036790(拨打)  13755036790

湘潭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成考资讯
湘潭大学2023年度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更新时间:2024/4/29 18:24:00
   
   湘潭大学2023年度继续教育发展报告
   
   继续教育是湘潭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形式之一。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就2023年度继续教育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
   湘潭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同志亲自倡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78年,学校成为全国首批16所文理工综合性重点大学之一。建校以来,湘潭大学扎根伟人故里办人民满意的大学,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22年2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学科覆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艺等9大门类,数学学科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等6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8个学科进入2023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世界一流培育学科,13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省级1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2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8个,1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学校拥有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引智平台;有3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基地,1个国家旅游局中国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和2个湖南省专业特色智库;有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湖南省自科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10个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是首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首批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基地、首批湖南省高校知识产权中心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25人,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超过77%;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8264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0167人。建校以来,累计培养31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1.2 学校继续教育总体规划
   根据学校总体办学定位,适度发展继续教育,控制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注重继续教育的公益属性,服务国家特别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
   1.3 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定位
   学校对于继续教育的办学定位是:“贯彻学校总体办学思路,充分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办成具有鲜明特色、质量一流的继续教育”。
   办学定位具体可以分解为:
   办学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中心工作;
   办学类型:规范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办学层次:高中起点专科,高中起点本科,专科起点本科;
   办学规模:服从学校总体办学需要,与全日制办学规模相适应;
   办学特色:培养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鲜明的湖湘文化精神,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1.4 学校继续教育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
   1.4.1 办学体制
   学校建立了职责分明、协调统一的继续教育办学体制,即:校党委和行政统一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继续教育学院归口管理,相关部门主动配合,教学院系积极参与。
   1.4.2 管理机制
   学校建立了运转高效的继续教育管理机制: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继续教育工作,行使对内管理和对外联络的各项职责;继续教育学院对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和具体实施,负责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做好继续教育制度建设、组织协调、服务保障、过程管理等工作,协调和指导各教学院系根据自身专业特色开展继续教育;校内其他院系和职能部门在授课师资、场地安排、教学服务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1.5 学校继续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我校继续教育围绕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服务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旨在提升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2023年,学历教育共毕业学生17147人,非学历教育培训3556人,让他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工作技能。
   2.专业设置
    2.1 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情况
   2.1.1 专业设置概况
   2023年我校学历继续教育不同层次共设置专业49个,其中本科专业25个(高起本层次19个,专升本层次25个),专科专业5个。
   2.1.2 专业结构布局
   我校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布局合理。1、专业比较齐全,覆盖文、工、经、管、法、艺等6大学科门类,能够较好地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2、所有专业都有全日制教育专业作为支撑,能够保证学生培养质量;3、专业依托我校的品牌、优势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本科(含高起本和专升本)层次中,档案学等20个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会计学等4个专业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1.3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及修订情况
   我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整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立德树人,重视全面发展
   我校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过程中既重视学员的专业素质教育,也注重学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教育。每个专业都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入学教育、毕业教育。我校思政类课程达到了12门,其中面授思政课程6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线上教学课件6门。此外,还开设了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
   2、坚持分类制定、因材施教
   按照专科、高升本、专升本等不同的层次,结合各专业特点,加大教学计划的灵活性,科学地确定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及不同类别的培养规格和课程方案,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包括专业名称、专业层次、入学要求、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包括学制、学习形式、总课时、毕业及学位要求)、课程体系(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支持服务能力。另一部分为教学计划进程表,详细规定了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考试、考查、课程归属院系等。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我们设定高升本专业教学计划总课程数在35门左右,总学时不低于3000学时;专科及专升本教学计划总课程数为18门左右,总学时不低于1600学时。
    2.2 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调整情况
   2.2.1 调整思路
   2023年,我校在2022年开设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全日制本科生招生专业,进一步优化了招生专业,不同层次一共设置了49个专业。
   2.2.2 调整进展
   一是根据湖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 2023 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湘教通〔2023〕27 号)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了招生专业,不同层次的招生专业由2022年的76个减少为49个。
   二是保留了艺术设计学、英语等2个专业招收业余学习形式的学生,其他专业都保留了函授学习形式。
   2.2.3 工作成效
   我校2018年招生的本、专科专业为98个,2019年压缩至79个,2020年进一步压缩至76个,2021年和2022年继续保留为76个,2023年调整为49个。经过调整,专业结构更为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更高。
   2.3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建设情况
   2.3.1课程设置
   我校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执行。线下面授公共课程要求达到总课程的20%,专业课达到10%,部分课程既采用了线下面授,同时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视频学习,学生课程成绩各项综合总评成绩,即线下面授占比15%,视频学习占比25%,期未考试占比60%。
   2.3.2课程建设。从2015年开始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以来,我校一直坚持自主录制视频课件,到目前为止已专门为继续教育录制视频145门,与其他高校共建共享课件达700余门。我校开办专业网络视频课件覆盖率达85%以上。自行拍摄视频课件占总课件的20%。
   3.人才培养
    3.1 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1.1 总体规模
   3.1.1.1 在校生情况
   2023年在校生人数共计69928人,按教育类型划分,函授 69742人,业余186人;按教育层次划分,高起专14909人,专升本47298人,高起本7721人;按生源地划分,省内学生44767人,省外学生25161人。在校生比上一年增加19284人。
   3.1.1.2 招生情况
   2023年度招生人数为36878人,由于疫情影响,这批学生到2023年上半年才完成录取工作。按教育类型划分,函授36692人,业余186人;按教育层次划分,高起专7472人,专升本27037人,高起本2369人;按生源地划分,省内学生 22733人,省外学生14145人。2023年招生人数相比上一年增加了9117人。
   3.1.1.3毕业情况。主要描述2023年毕业生规模,授予学位情况,分类比较要求同上。
   2023年度毕业生人数为17147人,按教育类型划分,业余毕业138人,函授毕业17009人;按教育层次划分,高起本毕业613人,高起专毕业4559人,专升本毕业11957人;按生源地划分,省内学生 10521人,省外学生6626人。2023年毕业人数相比上一年增加了4779人。
   2023年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授予2066人,按教育类型划分,业余生9人,函授生484人,自考生1573人;按学科门类划分,法学学士学位86人,工学学士学位1072人,管理学学士学位824人,经济学学士学位15人,理学学士学位8人,文学学士学位58人,艺术学学士学位3人。2023年学士学位授予人数相比上一年增加了1711人。
   3.1.2 生源分析
   从年龄结构来看,31岁以上的33271人,占47.6%;26岁至30岁的15790人,占22.6%;18岁至25岁的20823人,占29.74%;18岁以下的44人,占0.06%。
   从民族构成来看,汉族为65033人,占93%;蒙古族48人、藏族10人、侗族801人、回族141人、白族101人、苗族1729人、土家族1781人、维吾尔族5人、瑶族647人、壮族369人、布依族160人、黎族75人、满族75人、彝族85人、仡佬族19人,其他民族176人,少数民族总共占比7 %。
   从生源地来看,湖南生源44767人,64%为湖南生源,广东23440人,贵州1460人,海南261人,外省生源占36%。
   从职业构成来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15734人,占22.5%;专业技术人员13706人,占19.6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31590人,占45.2%;商业、服务业人员4545人,占6.5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2146人,占3%;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420人,占0.6%;军人1438人,占2.1%;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349人,占0.5%。
   3.1.3 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基本情况
   3.1.3.1 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校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与探索,形成了继续教育“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即“线上”以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线下”以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线上模式”与“线下模式”双轮驱动,“两条腿走路”,将“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将“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有效提高了我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3.1.3.2 教学基本情况
   2023年我校继续教育教学基本情况如下:
   1、全面推行数字化平台教学。我校招生专业90%的以上课程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IPAD等设备登录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作业、提交毕业论文等活动。大力推进视频课件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中视频课件达956门。部分尚无视频课件的课程由学校派遣教师或要求合作站点就近聘请教师面授。
   2、严格组织开展教学。我校将所有专业的教学计划均公布在网络教学平台;督促站点按照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学习;学员可以合理安排自已的时间,集中时间学习或碎片化学习。
   3、积极开展线下面授。2023我校全面开展面授教学。先后派出面授教师133人次,覆盖30多个校外教学点,惠及学生36000余人。
   4、认真开展教学检查。接受检查的站点的开课计划、学生课堂记录、期末试卷等均完备,教学秩序正常。
   3.2 非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3.2.1 总体规模
   2023年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情况,法学院组织开设了5期培训班,培训356人;公管院组织开设了5期培训班,培训584人;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开设了15期培训班,培训学员1803人;
   环资学院组织开设了两个长期培训班,时间为十个月,培训学员240人;材料学院组织开设了2期培训班,培训学员75人;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开设了6期培训班,培训学员498人。全校合计培训学员3556人,共创收1080万元。
   3.2.2 培训模式
   我校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主要为短期集中面授,还有军转干部培训、海纳明人集团、北京联航等专业技能培训,在校学习时间在1年至三年,教学活动主要在校内进行。
   3.3 人才培养中的思政教育
   3.3.1思政课程。我校高升本专业思政类课程有六门,专科及专升本思政类课程有3门。2023年派出思政类面授教师63人次,其中正高6人次,副教授及副高51人次,讲师6人次。同时所有思政类课程都有网络视频课件,可供学生网上在线学习。
   3.3.2校园文化建设。2023年在部份校外教学点召开了开学典礼及毕业典礼,并在教学平台上进行了转播。在开学典礼上我们播放了湘潭大学校歌,校训“博学笃行,盛德日新”提出“今天你以湘大为荣,明天湘大以你为荣”的口号,宣传了校园文化。极大增强我校继续教育学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4 学生学习效果
   3.4.1 学生满意度
   我校委托教学站点通过召开座谈会、线上调研等方式,就课程设置、师资安排、学籍管理等工作面向学生开展满意度调查,受调查学生对我校继续教育办学给予了肯定和好评,总体满意度达到98%。
   3.4.2 社会及用人单位评价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奉献精神强,发展后劲足,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3.4.3学生取得的成绩。主要描述继续教育学生取得的成绩,举例说明毕业生取得的成就。
   
   4. 质量保证
    4.1 制度建设
   我校建立了涵盖学籍管理、教学管理、考试管理、函授站点管理、非学历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制度体系,保证继续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23年完善修订了《湘潭大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规定》、《湘潭大学面授教师聘任、课酬标准管理办法》等教学管理制度。
   4.2 师资保障
   4.2.1 本校教师学历继续教育师资。
   2023年我校聘请授课教师338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244人,中级46人,初级34人。辅导教师15人,其中正高1人,副高2人,中级7人,初级5人。管理人员13人,正高1人,副高2人,中级8人,初级1人,无职称1人。
   校外站点聘请教师总数为248人,其中正高12人,副高124人,中级78人,初级34人。辅导教师总数207人,其中正高4人,副高34人,中级83人,初级86人。管理人员258人,其中正高7人,副高23人,中级56人,初级132人,无职称40人。
   目前我校学历继续教育授课教师中,本校教师占比约为57.6%。
   4.2.2非学历教育师资。
   2023年五月,学校实行管办分离后,各项培训主要由各教学院承办,继续教育学院统一管理。
   培训师资主要来源校内各学院,授课教师均具有博士学历、副教授及以上职称,部分邀请校外专家,各学院根据培训需要,可以全校选派专家备课讲座。
   4.3 资源建设
   4.3.1 教材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总量
   我校积极推进继续教育资源建设,目前我校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共有视频课件961门。
   4.3.2 教材及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新建情况
   2023年,我校新录制增加视频课件共5门。
   4.4 办学设施设备
   4.4.1 基础设施
   学校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设施设备保障。学校专门划拨了2间教室建设视频课件录制室;指定了1个能容纳120人左右的多媒体教室作为继续教育学院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的教学场所,其他教室根据需要可以共用;学校的计算中心、实训工程中心向继续教育学生开放。继续教育学院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办公室15间,总面积约273平米,2023年耗资约10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翻新和改造;能容纳20人左右大会议室1个,能容纳10人的小会议室1个。为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班学员划拨了10余间学生宿舍,提供优良的生活服务。
   4.4.2 教学设备
   学校将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纳入“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先后投入开发、维护费用250万余元;为网络教学平台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器;购置了专门的视频课件录制设备,价值24余万元。开展继续教育的各教学学院都拥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
   4.4.3 其他设施设备
   专门用于继续教育的电子显示屏、办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投影仪、空调等设备总价值50万余元。
   4.5 合作办学及校外教学点设置和管理情况
   4.5.1 合作办学
   我校广泛开展继续教育合作办学。一是与退役军人事务厅合作,建立了湖南省军队转业班干部培训基地;二是与北京联航、中国建设银行、海纳明人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合作,为社会培训专业技能人才;三是与相国内企事业开展合作培训,如法学院与省内外各级法院开展审判业务知识、人民调解等领域的合作,公共管理学院与省内外各级地方政府开展绩效评价、档案管理等领域的合作,金融管理创新等领域的合作等。
   4.5.2 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情况。
   我校目前在湖南省和海南省设置了10个校外教学点,其中湖南省有9个,海南省1个。教学点设置和管理方面的具体措施有:一是严格考察。在签订办学协议之前,都会委派继续教育学院工作人员前往意向站点进行考察,对该站点的办学资质、办学场地、管理人员、教学管理、招生渠道等情况进行全面评估,符合我校要求方提交学校和上级部门审核批准。二是协议管理。我校对办学合作协议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厅〔2022〕1 号)进行了修订,与合作站点签订了办学协议,规范了合同格式,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三是滚动管理。对合作站点的检查常态化,每年进行1次全覆盖检查,对于教学管理不规范、招生工作不力的合作站点不再续签协议,如站点出现违规违纪行为,则依据协议随时终止合作。
   4.6 学习支持服务
   4.6.1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我校积极为继续教育学生提供优良的学习支持服务。
   1、突出一个理念。始终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立足于为学习者提供适应其需求的、有效的支持服务。
   2、抓好两种教学。即:数字化平台授课和面授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数字化平台教学,保证学习完成度和收获感;按照要求积极组织面授教学,由学校派遣教师或由站点外聘具有教学资质的教师开展面授。
   3、建强三支队伍。一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二是我校继续教育专职管理人员;三是合作站点辅导教师、管理人员。共同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报考指导、过程辅导、咨询服务、主动促学等服务。
   4.6.2 学习支持服务信息化建设
   我校建设了继续教育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开通了继续教育微信公众号,建设继续教育学院网站,升级了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支持。
   4.7 内部质量保障
   4.7.1 教学组织
   我校规范开展教学组织,严格教学过程管理。一是认真落实教学课程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制定各教学站点的开课计划,督促各函授站、教学点认真开设所要求的全部课程,开足规定课时,教师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二是对于网络教学平台中有视频课件的课程,要求各教学站点组织学生自觉学习,并完成习题和考试;暂时没有课件的,要求教学站点聘请具有资质的教师进行集中面授。三是每年组织1次对教学站点的教学检查及督导,确保教学工作的规范开展。四是把好函授学生出口关。规范开展函授本科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每位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都要求查重,查重率要求低于30%,申请学位的学生查重率要求低于20%,有效保证学生培养质量。五是我校网络在线考试开启了人脸识别,严把考试关。
   4.7.2 学生(学员)管理。
   我校规范开展招生工作。每年认真做好招生计划申报工作,编印招生简章,要求各函授站和教学点严把宣传资料关;严禁在生源组织过程中做各种虚假承诺,严禁函授站点与中介机构合作组织生源;工作人员热情为站点和考生提供咨询服务。按要求规范开展新生注册、学籍异动、毕业证、学位证管理工作。
   非学历教育培训学员住宿安排相关协议酒店,在校食堂就餐,配备专人日常管理。
   4.7.3 师资管理
   一是加强与校内教师的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动态,以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二是对教学站点聘请的老师进行严格要求,教学站点自行聘请的授课老师、毕业论文指导、答辩教师,必须事先向我校继续教育学院教学管理科报送相关教师的教师资格证或职称证明,经审核后方可开展工作。
   4.8 外部质量保障
   我校继续教育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管和评估,以及委托培训单位的质量监测。
   2023年,我校完成了10个校外教学点(省内9个,省外1个)的年检和备案工作。
   我校承接的培训项目,委托单位在反馈中表示,我校培训教学组织工作好,授课老师具有较高水平、授课效果好,理论讲授和实操研讨结合比较好,后勤服务比较满意。
   4.9 信息化建设
   4.9.1 教学信息化建设
   我校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平台七年来运行稳定。累计有125711名继续教育学生通过该平台进行学习。根据合作站点和学生的反馈来看,教学平台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功能齐全、体验良好。2023年,我校全面推行在线网络教学、考试和毕业论文工作,2023届本科毕业生13983余人的毕业论文通过答辩,并在网络教学平台提交论文电子档。试行在线考试,参考学生共计83702余人次。
   4.9.2 管理信息化建设
   我校专门开发了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任课教师、函授站点可使用联网的电脑录入和打印成绩;函授点办理毕业证只需在家打印好成绩再来学校审核盖章即可,无需来校后排队打印成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9.3 服务信息化建设
   我校继续教育学院建有网站,为继续教育学生和培训学员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2023年共发布下载中心文档下载共8000余次;接受在线咨询1000余次。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学院工作动态和教学安排。
   4.10 经费保障
   4.10.1 收入情况
   2023年度我校学历继续教育学费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费共计10930余万元,其中非学历教育培训收为1080万元,学历继续教育学费9850余万元。
   4.10.2 使用情况
   我校根据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年度财务预算中统筹安排经费,2023年划拨预算4478.9万余元。
   继续教育学费按照湖南省物价部门制定的标准收缴,所有学费和培训费由合作方直接上缴学校财务处,由学校统筹安排使用。
   5.社会贡献
   5.1 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5.1.1服务国家战略
   一是服务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在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二是服务中部崛起战略,我校2023年在湖南招收继续教育学生22733人,占总招生人数的61.6%,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及中部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三是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2022年在广东招收继续教育学生12972人,将有效提升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四是服务军民融合发展战略,2023年我校连续第五年承担军转干部进高校专项培训任务,为军队人才向地方人才顺利转型打下了良好基础。
   5.1.2 服务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
   我校继续教育依托全日制教育办学,因此,所服务的行业具有鲜明特色,与我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契合度较高。
   从年龄结构和职业状况来看,我校继续教育学生大多是处于事业上升阶段的国家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企业技术工人。他们积极提升学历,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提高工作质量,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5.1.3 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主要描述工作做法与成效。
   我校2023年继续教育毕业学生17147人,非学历教育培训3556人,他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工作技能,继续教育为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5.2 继续教育资源面向校内、社会开放服务情况
   5.2.1 面向校内开放服务情况
   我校坚持“开放办继续教育”的理念,面向校内师生共享教育资源。一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共享继续教育视频课件。二是为师生提供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服务。三是开辟了成人教育第二学位,拓展了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学习渠道和提升途径。
   5.2.2 面向校外开放服务情况
   2023年,我校继续教育积极面向校外开放服务。一是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法律、管理、会计、食品等专业优质师资的作用,为企业员工授课。二是为社会人士提供资料查询、文献检索、教育咨询等服务。三是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向社会共享视频课件等教学资源。
   5.3 对口支援、教育帮扶情况
   5.3.1 对口支援情况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我校结对帮扶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塘田市镇对河村,向群众推介继续教育,鼓励有需求的群众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提高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
   5.3.2教育帮扶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一直注重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困难人群提供学历教育,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就业能力和薪资水平,增强了发展后劲。2023年在上述两类人员中招生约 20000余人。
    6. 特色创新
   6.1 实践特色与模式创新
   6.1.1 实践特色
   近年来,在发展继续教育的过程中,我校注重弘扬爱国拥军传统,积极开展军队转业干部教育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具体情况见办学特色案例。
   6.1.2 模式创新
   我校探索形成了继续教育“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即“线上”以建设网络教学平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线下”以联合培养、订单式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线上模式”与“线下模式”双轮驱动,“两条腿走路”,将“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将“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转变,有效提高了我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6.2 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
   我校2023年没有这方面的情况。
   6.3 教育教学研究与成果
   6.3.1 教育教学研究
   我校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继续教育教学研究,并运用于教学实践。2023年省级教改课题立项1项,结项1项,在研4项。
   6.3.2 科研成果
   2023年共发表继续教育论文1篇。
    7. 问题挑战
   7.1 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面对的新挑战:
   1、普通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面临专科专业逐步取消、本科招生专业逐步减少的问题,影响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
   2、高校教师特别是高学历高职称人员教学、科研压力大,难以分配时间精力参与继续教育工作,对学生培养质量有一定影响。
   面临的新需求:
   1、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知识更新速度持续加快,终身学习成为必然,尤其是高端的非学历培训需求将持续增大;
   2、目前社会上有部分大型企业特别是发展速度快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员工提升学历、提高理论水平的需求比较大;
   3、初中毕业生强制分流,将近50%的毕业生进入中专或职高学习,正成长为寻求学历继续教育的潜在群体。
   7.2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实际招生专业与备案专业不完全一致。部分教学点备案时所报专业较少,有的只备案了5个专业。而成人教育学生往往都是根据工作以及个人成长需要来选择专业,根据社会认可度来选择学校,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报考了所属教学点未备案的专业。
   2、校外教学点面授课程组织困难。一是部分教学点在进行招生宣传时未及时将最新的面授要求告知学生,导致学生不理解;二是部分学生存在惯性思维,认为读成教学不到知识,只是来拿文凭的,面授不重要;三是部分学生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面授,无法协同好工作、家庭和学习的关系;四是教学点招收的学生地域分布广,部分学生参加面授成本也比较高,特别是异地学生。当前物价部门核定的学历继续教育收费标准偏低,也没有通过其他渠道拨付办学补贴,普通高校举办继续教育存在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效益偏低的问题。
   3、招生人数与办学条件之间的矛盾。设点单位为职业院校、事业单位的教学点,招生积极性和政策灵活性不够,招收的学生数量通常不及民办非企业的教学点,而部分生源充足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教学点却不具备与招生人数相匹配的办学场所和师资。
   4、上线学生未被录取,学生反馈意见较大。自我省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后,我省今年生源大幅减少,招生计划也减少了,录取分数线相比往年增幅较大,导致部分学生超过湖南省划定的控制线也未被录取的情况较多,学生反馈的意见较大,增加了教学点招生的难度。
   8. 对策建议
   8.1发展思路。
   工作思路:适度发展继续教育,控制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
   工作目标:建立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
   发展措施主要有:1、完善成教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合理控制招生规模,提高培养质量;2、加大培训工作力度,积极响应社会对于非学历教育特别是高端培训的需求,精心培育培训项目,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打造具有湘大特色的培训品牌;3、面对专科招生专业缩减的挑战,积极寻求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合作,建设稳定的生源基地。
    8.2 政策建议
   1、建议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报名系统,在报名时确定校外教学点,从教学点备案的专业中选择所需专业进行报考,或者校外教学点可根据学校的招生专业进行招生。
   2、建议采用“现场面授+直播”的方式进行面授教学安排,如学生确实不能来现场参加现场面授课的学生可在线上参加直播课,也算作面授课时。
   3、建议按学校下达录取计划,按学校划定控制线和投档线。
   
   
   湘潭大学
   2024年4月24日
   
   

湘潭大学成人高考网上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