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鱼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更新时间:2023/7/6 11:57:00  养殖负责师傅:张老师   手机:13333709510
  正值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病害高发阶段。在这个时期,鱼类生长速度较快,但也很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以下将详细介绍鱼塘中常见的重点病害及防控措施,以帮助您更好地保护鱼类的健康。
  1、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也被称为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该病的主要病原是嗜水气单胞菌,它们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当鱼体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创伤时,便可能感染此病。在高温季节,由于水温升高,鱼类的新陈代谢加快,也使得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在水中大量积累,进一步加剧了该病的发作。此外,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导致大量外源水进入鱼池,也可能引发该疾病。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的流行范围广泛,在我国淡水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其发病季节较长,从春季到秋季都有可能发病。发病率较高,一旦感染此病,将对鱼塘带来严重的损失。常见的易感鱼类包括银鲫、白鲫、团头鲂、鳊、鲢、鳙和鲤鱼等。
  防控措施:

    定期监测水质,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以防止水质恶化。
    避免大量换水或暴雨时大量外源水进入鱼塘,保持水体的稳定。
    在鱼类投放和转移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鱼体受到创伤,减少感染的机会。
    发现鱼类感染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物或调节水质等。

  2、烂鳃病: 烂鳃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等淡水鱼类。在水温达到15℃以上时开始发病,20℃以上时开始流行。这种病的发生与水质密切相关,当水质不佳或存在大量寄生虫时,容易引发此病。
  烂鳃病和上面的细菌性败血症类似,都是高发于水温较高的时候。此外,由于这些疾病都会影响到鱼的呼吸器官鳃,因此也经常同时发生,防控时需要注意协调措施。
  防控措施:

    定期清洁鱼塘,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孳生。
    合理调节水温,保持水温的稳定,避免过高或过低。
    发现鱼类感染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物或杀虫剂等。

  3、细菌性肠炎病: 细菌性肠炎病是草鱼、青鱼等淡水鱼类的一种常见疾病。这种疾病通常在水温18℃以上开始流行,25℃~30℃为流行高峰期。
  细菌性肠炎病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些细菌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当鱼体的免疫力下降或受到创伤时,便可能感染此病。此外,如果饲料质量不佳或投喂量过多,也会导致鱼类免疫力下降而引发此病。
  防控措施:

    提供优质的饲料,营养均衡且适量投喂。
    定期监测水质状况,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发现鱼类感染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使用抗菌药物或调节水质等。

  4、赤皮病: 赤皮病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疾病,也被称为出血性腐败病。这种疾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团头鲂等多种淡水鱼类,多发生在2-3龄的大鱼上,当年鱼也可能发病。
  赤皮病的病原菌可能是荧光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阳性菌。这种病的发生与水质和水温密切相关,当水质恶化或水温过高时,容易引发此病。此外,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也可能会引起鱼的创伤而引发感染。
  防控措施:

    定期监测水质状况,保持良好的水质环境。

成人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进入


相关推荐
在线报名
联系电话
扫一扫

扫一扫
自学考试负责老师

联系方式
张老师